12/12 台灣打擊不法藥物行動聯盟年會 藥品快篩檢測工具介紹
109年1-11月食品藥物管理署 發布 48 件「 藥物回收公告 」,109 年台灣平均每一週就有一件藥物回收事件。
社團法人台灣打擊不法藥物 行動聯盟(TMPACT),12月12日 在台中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。有 鑑於近來國際及國內有多起藥物品 質疑慮事件,TMPACT理事長李建 立定109 年會主題為「 台灣藥贏 」 品質管理優先。
會議邀請產官學界專家,包 括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科長傅淑卿、譜鉅科技博士沈柏宏、總監陳念慈、 TMPACT常務理事鄭奕帝、長庚醫 院總藥師黃柏榕,分別針對藥品從製造、檢測、品質監督管理,到如何防止偽禁藥,乃至藥品供應短 缺、藥品回收等重要議題演講。希望透過研討會的方式,匯集各方專 家共識,為提升國內藥品品質管理盡心力。
台康生技技術長葉秉陽演講 「生物相似藥」議題。綜合討論由 彰基副院長簡素玉、北藥文教基金 會董事長蔡春玉、TIPAA理事長王 春玉、長庚醫院副組長陳玉瑩等人主持,與會專家熱烈討論相關議 題。
傅淑卿指出,目前國內 GMP 稽核作業,包括新廠查核、後續檢查、機動式查核、主題式查核等, 以風險為基礎,安排後續稽查頻率及天數,藉由推動藥品追溯、追 蹤,建立合法藥品流通管理制度, 希望從產品管理落實到最終的消 費者保護。她呼籲,食藥署是藥廠 的夥伴、推手,也是幫手,希望藉 由查廠、稽核,推動藥廠品質持續精進,對品質的要求沒有最好,只 有更好。國際醫藥品協約稽查組 織(PIC/S)有50個會員國,PIC/S GMP/GDP是目前國際上最嚴謹的 標準,台灣於99年1月起,全面以 PIC/S GMP標準執行查核,並領先鄰近的日本、韓國、中國,於102 年率先加入PIC/S組織,參與國際 GMP 修訂、培訓國際稽查員,達到查核標準一致,持續接軌國際。 目前已有東南亞國協、香港、瑞 士、瑞典、加拿大、澳洲、荷蘭等國家,採認我國查核結果,不再重複查廠。食藥署稽查人員也曾遠赴 英、法、義大利等地海外查廠,有效運用稽查資源,執行跨國聯合查 廠。
TMPACT於96年05月18日成 立,為非以營利之社會團體,致力於防制不法藥物、開創檢測不法藥 物的技術、進行教育宣導等目標。 TMPACT希望藉由此次會議,匯集產官學界的專家意見,期待可全面提升我國的藥物品質水準。